一纸合同不再固定
日期:2023-07-11 18:20:19 / 人气:139
失业率为20.8%,是2018年定期发布这一数据以来的最高值。为什么今年青年失业率逆势上升,应该如何解读这个数据?青年失业率达到20.8%会有什么影响?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有什么关系?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口发展会对就业产生什么影响?从政策、企业、个人角度看,青年群体就业应该如何破局?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ID: ceibs 6688),作者陈韶晖,原题:《青年失业率超20%,你怎么看?第一张图来自:视觉中国1。如何解读青年失业率今年的青年失业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在寻求解决方案之前,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失业。谈到今年的青年失业,最常被引用的热词是“摩擦性失业”。一般来说,充分就业,即劳动力市场供求平衡条件下的失业率,是一种自然失业率,归因于结构性失业和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是劳动力市场供求不匹配导致的失业状况,表现为劳动力市场失业和职位空缺并存。摩擦失业更集中在劳动力市场。由于经济调整、资源配置失衡等技术性原因,部分员工需要转岗、换工作或换工作,造成暂时性失业。结构性失业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和现有劳动知识、技能、观念和地区分布的不匹配造成的,对劳动者有相当程度的被动性。而摩擦失业则是人岗匹配过程中的一种暂时性失业状况,因为劳动者需要时间去找到最适合自己偏好和技能的工作。由于劳动者在选择工作时有一定的主动性,一定量的摩擦性失业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除了上述两种影响自然失业率的失业外,还需要关注周期性失业,即整体经济支出和产出水平下降、社会总需求不足导致的失业。此次公布的青年失业率具有摩擦性失业的特征,但同时也可以看到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的因素,因为它们背后有一个共同的联系,即它极大地影响着经济结构、产业转型周期、劳动力市场需求、科技创新和工作技能组合的技术发展,它们也对就业市场和劳动者的就业意愿产生影响。首先,从宏观层面来看,数字化转型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直接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高速发展,传统岗位急剧压缩,大量新兴技能型岗位和服务类型释放出来,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受到冲击,由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方式,造成当地大量剩余劳动力、就业不足和失业。从更近期的因素来看,疫情结束后,预期的报复性消费并没有马上出现,总需求的恢复期延长,影响到生产经营和市场消费的各个方面,直接影响到劳动力和就业市场的供求。具体来说,劳动力供给超过岗位需求,导致部分行业青年失业率上升。其次,从企业角度来看,青年失业率高也与技术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许多企业在招聘时更加谨慎,更加注重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运营体系的前瞻性布局和长远考虑,更加关注新技术对职位体系的影响,从而增加或减少相应的职位配置,这进一步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波动和劳动力市场供需失衡。此外,从劳动者个人层面来看,年轻人尤其是Z世代劳动者在工作技能的成熟度和参与工作的意愿上存在明显差异。大量年轻人正在第一次进入劳动力市场,他们正在从学校向社会过渡,从学生身份向工人身份过渡。他们缺乏求职、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知识和经验,这是年轻人失业率高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青年群体的职业意向和工作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观念中的工作意义不再是青年就业的唯一吸引力。年轻失业者中,有多少人是因为缺乏工作意愿而失业,有多少人是裸辞之后失业,有多少人是被动失业,有多少人是选择慢就业慢就业主动失业。这些都是青年失业率背后需要关注的问题。二、当前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挑战很多人担心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会加剧失业率。其实没必要太悲观。因为科技进步通常可以提供就业市场的补偿效应。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它的发展在短期内肯定会对现有的就业市场造成冲击,尤其是导致某些行业某些公司的就业人数大量减少。但从更广阔的视角和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创造更多的工作需求。具体来说,科技进步可以创造新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产品和服务创新,释放新的就业岗位。以高速、大容量、低时延的5G技术为例,其发展将推动物联网、智慧城市、远程医疗、VR进入社会生活,促进产业升级,为未来扩大就业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纵观历史,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再到90年代的下岗潮,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短期的结构性和周期性失业。但长期来看,都是有补偿效应的。比如90年代的下岗潮之后,一些老手艺、老行业的重要性下降,而新兴行业的重要性上升,重新吸纳了很多大学生就业。但是技术的快速发展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比如ChatGPT技术,目前发展很快。虽然补偿性工作正在出现,但系统的或结构性的替代工作尚未形成。目前AI技术的发展确实会减少一些工作岗位的需求,比如财务分析师,但在其他领域,仍然招聘不足,比如数字架构师和建模师。此外,一些与审美、创意、情感关怀、关心陪伴相关的工作,目前还不能被AI取代,可以为年轻人提供很大的就业空间。当然,除了技术因素,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也面临着出生率下降、老龄化加速等因素带来的挑战。2021年5月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仍是人口最多的国家,8.8亿劳动年龄人口的总规模依然巨大,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但与上次普查相比,中国人口面临“两降一快”等新挑战,未来十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000多万,总和生育率下降,老龄化加速等结构性矛盾。由于出生率下降,劳动力市场将面临劳动力人口相对减少的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影响企业竞争力。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解决人力资源的供需矛盾,中国正在加快出台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措施和长期人口发展战略。当前,要充分考虑产业转型特别是新经济新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营造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本升级的环境和条件,提高人力市场供需匹配能力,促进人口红利向质量红利转化。此外,老龄化进程加快将对中国劳动力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亿,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亿,占13.50%。人口老龄化会减少劳动力供给规模和影响供给时间,降低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力供给质量。但与此同时,随着出生率的下降和老龄化的加速,产业结构将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养老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上下游产业链的岗位需求也将相应增加。三、重新思考“失业率”说到失业率,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一些概念。说到失业率和就业率,不能只看简单的数字,更要看劳动参与度。人们通常说的就业是指全职工作;包括自由撰稿人在内的很多兼职,虽然参加劳动,有收入,但不被视为就业而是被归为失业。统计失业率时,是否领取失业救济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标准;而很多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其实同时也在灵活工作,也在参与价值创造,赚取收入。所以,失业不能简单理解为没有工作,也不等同于没有劳动参与。目前灵活就业只是单方面关注就业者的工作形式。今后,我们应该进一步将重点从灵活就业扩展到灵活工作,并将注意力从劳动力市场转移到就业市场。所谓的工作市场,并不是公司里传统的岗位制,而是公司直接向劳动力市场开放一些任务,比如项目市场的“订单制”或者工作外包。只要有工人接单,就有劳动参与。就业市场在一些行业变得很受欢迎,比如快递和软件开发。有了就业市场的概念,我们就不再拘泥于就业率、失业率这些数字,而可以关注这些数字背后的现实问题,即以劳动参与为代表的价值创造和实现,以及劳动者个人获得的价值分配,这些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代表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福祉。为了更好地促进“就业市场”的概念化和良性发展,相关部门、企业和员工可以同时做出努力。从政策上看,相关部门应出台鼓励灵活就业的政策,包括提高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报酬和劳动保障,给予适当的个人所得税优惠;加大对灵活就业困难人员的援助力度,为他们创造安全平等的就业环境。站在企业的角度,如果不能扩大现有岗位的就业吸纳,就要努力在内部为员工提供转岗、转型的培训机会。在开拓新市场、新商机的时候,也要做一些人员转岗的培训和准备。此外,企业要大力开辟兼职,向就业市场释放岗位。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应该更加关注青年失业背后的心理因素和价值取向,关注慢就业和主动失业现象。比如,目前青年失业率高的现象,部分原因是青年员工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价值的认知偏差。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劳动者,只是简单地把体力需求大、技能要求高的技术专业操作岗位贴上“工人”的标签,不愿意从事所谓的体力劳动,认为相应的工作无法实现自身的价值。其实对于很多工作来说,“体力”和“脑力”的界限正在逐渐被抹平和模糊,比如“码农”,比如提供高端服务的全能管家。所以,站在青年工作者的立场上,既然多轮多维度的研究都强调他们认同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工作的价值更取决于他们的丰富性、探索性和自我实现的满足感。那么,我们可以尝试重新定义就业的概念,改变对一些工作的固有刻板印象,即可以重见城市,也可以回到家乡,即可以脱下孔乙己的长衫,穿上圣人的铠甲,以更加开放、乐观、不受限制的心态进行职业选择,参与价值创造,丰富人生色彩。毕竟时代的年轻人已经不需要一纸合同来展示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无限可能了!本文来自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ID: ceibs 6688),作者陈韶晖。
作者:天辰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忍者》原配何莉莉:忍受第三年4...12-01
- “我儿子网瘾很大,他妈把他送去...12-01
- 她曾经是最漂亮的郭襄。她被黎明...12-01
- “陈都灵的新戏剧家不应该太情绪...12-01